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家长和考生越来越重视高考志愿的填报。七分高考,三分填报,是对高考志愿填报重要性的一个形象概括。高考志愿填报,不只是考生成长学习之路的一次选择,更是其人生历程的一次重要和长远的规划。
一方面是人们对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大家在高考志愿填报方面,还处于自我摸索的基础阶段,二者的矛盾越来越大,直接催生了高考填报咨询师这一新的行业。但是,行业初建,颇不规范,高水平者有之,忽悠者亦存在。
我们结合现实案例,依托多年的志愿填报经验,总结出高考志愿的填报流程:
第一步:借助工具,审视自身,立足兴趣,着眼就业圈定专业。
志愿填报,最先应该考虑的就是选什么专业。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2020年版)。合计12个专业门类,93个专业大类,703个专业,到底考生适合哪一个专业,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了解学校的专业有哪些,都是学什么内容,未来有一个怎样的就业方向。这些需求可以通过浏览阳光高考网的专业库和各高校网站上的培养方案来达到,从而知道每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等重要信息。
二是了解考生的性格类型,职业倾向。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生分析一下自己兴趣爱好,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并且和家人交流,结合家庭资源,借助一些测试工具,比如,现行用的比较多的霍兰德人格—职业类型匹配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来确定自己要学的专业。
第二步:依据分数,参考地域,分析数据,梯度设置定位院校。
全国有2956所大学,哪些学校才是最适合我们的学校?
首先,我们的分数有可能进入哪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分数既不太高,让人感觉有些浪费,又不低处于投档线下,或者出现滑档;其次是我们愿意选择这所学校,喜欢这所学校,接受这所学校。
院校的确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拟考试之后,高考分数公布之前,需要建立初步意向院校库。方法是:
1、根据自己的模拟成绩和平时考试水平,初步筛选出对应层次的大学。
2、根据自己备选的专业所在的行业,找出对应行业的院校。
3、根据个人资源状况,地域偏好,初选出30所左右的院校组成初步意向院校库。
第二阶段: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分析数据,依据分数定位自己的院校。方法是:
1、找到考生所在省市近三年的省控线,查询出近三年来高考录取的数据。
2、确定考生分数所处省控线的线差位置,筛选出合适学校。
3、选定的前两里适合填报的多所院校,与初步院校库中的30所院校进行比对,分四档将每一档重复最多的学校列在最前面,排列出来。形成高考志愿院校候选名录。
第三步:掌握政策,熟悉规则,减少干扰,综合把握搞定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理想的院校和专业是要根据每一位考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从个人情况、分数高低,就业诉求等方面来考量。
将志愿学校按梯度设置,做到冲击好学校,确保不滑档。
这一步虽说是第三步,其实也的更多的内容应该穿插于第一、二步之中。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就是高考实施过程是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不按高考政策填报,教训将是无比惨痛。同时,也不能盲目的相信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不能只崇拜数据,不要相信一分都不浪费是一个完美的填报。
在这一项内容中,我们一定还要注意:
1、掌握志愿填报政策,以省招生办(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公布的政策为准。包括招生报名政策和招生录取政策。
2、注意在招生过程中各个时间节点,家长和考生通过省招生办的网站和新媒体要及时了解招生信息和政策。
3、熟悉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知识、规则。比如平等志愿、线差、专业录取分、位次、招生章程、招生简章和征集志愿等。
4、学会寻找招生政策、规则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整理等。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颇为耗费心机的力气活。方法说起来简单,但是具体操作起来依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我们都要保有一种慎重的态度。